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陕西:在“象牙塔”和“大市场”之间搭起桥梁-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5 19:52:39
来源:新华社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陕西:在“象牙塔”和“大市场”之间搭起桥梁

字体:

  深秋时节,陕西省西咸新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内树叶斑斓,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坐落于此。将这座校园围绕起来的,是一个个从高校孕育出的科研创新团队与高新技术企业。在“象牙塔”和“大市场”之间搭起桥梁,畅通科技教育人才互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育人,让实用的科技成果飘香,人才得到充分成长。

  在校园西侧的一座银白色楼宇,刚搬入不久的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同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开会讨论项目。2021年8月,双方联合成立了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并在新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等关键领域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

  南瑞集团作为需求单位,身兼“出题者”“承接者”双重角色,通过“揭榜挂帅”确定联合攻关团队,西安交通大学则承担“方法创新、技术突破、转化支撑”责任,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融入企业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流程,实现共赢。

 在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企业导师正在带领学生开展联合研发工作。(受访者供图)

  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主任杨冬梅表示,校企合作不再是“甲方乙方”关系,而是让企业融入学校,把技能搬进课堂,将技术贴合市场,不仅形成了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更打造出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引领新型电力系统方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结合具体实际,西安交通大学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中探索出一套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据了解,该校自2021年以来已与248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100余项,累计转化成立科技型企业276家,总估值近130亿元。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学校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重点,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源头供给,筑牢成果转化创新根基,全力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新华社记者肖潇 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上步稳蹄疾。

  秦岭脚下,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洁净车间里细心观测着数据变化。作为陕西省光子产业链的“链主单位”,光电子先导院于2015年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发起成立,10年来,光电子先导院已为省内外1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中试服务,帮助多个光子产业创新团队从技术试水者成为行业领军者。

  据了解,由光电子先导院投资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已于日前通线,这也是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将作为陕西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重要支点,为陕西省光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光子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我们将启动建设陕西省光子科技实验室,聚集100余家成员单位,力争两年内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助推陕西光子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付玉喜告诉记者,这一实验室将致力于实现科研、产业、金融、国际资源深度协同,推动更多高精尖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产业从“聚链成群”走向“提质突破”。(郑昕、古一平、陈改)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