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子跨越70多年的“相见”-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6 10:07: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对父子跨越70多年的“相见”

字体:

  洗出来一张清晰的照片需要多久?

  答案是可能需要74年。

  11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赛马镇幸福村,将洗好的志愿军烈士杨忠贵的照片,交到他的儿子杨树武手中。

  “太好了,谢谢你们!这辈子,我终于看清父亲长啥样了!”杨树武双手接过照片,没有太多的表达,只是仔细地端详着父亲的样子,不时用手轻轻摩挲着,像是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珍宝,“跟我爷爷说得一模一样,英气!”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当天,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工作的最新进展,8位志愿军烈士身份得到确认,其中就包括杨树武的父亲杨忠贵。

  得知线索后,记者第一时间通过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上了杨树武。采访时,记者得知,关于父亲的故事,是爷爷杨维林一遍遍讲给他的记忆碎片。1947年,杨忠贵投身革命,后随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8月,24岁的杨忠贵牺牲在朝鲜战场。那时的杨树武尚在襁褓中,74年来,他从未与父亲谋面。

  那天,杨树武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红布包,一层一层地打开,里面是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胶片。“这是父亲唯一的一张胶片,在箱子里放了七十多年了,凤城的照相馆都洗不出来……您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说话时,杨树武的眼神里满是期盼,又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忐忑。

  这是杨树武对父亲仅存的念想,接过胶片时,记者仿佛触到了这个家庭几代人的守望。

  回到沈阳,记者攥着胶片沿街一家一家地问,得到的都是“年代太久了,洗不出来”的答复。几经辗转,记者终于在一家老字号照相馆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当得知这是烈士仅存的照片时,店主拿着胶片看了许久:“这是英雄的照片,得好好弄。”

  三天后,清晰的军装照从显影液中浮现,照片里的年轻人穿着军装,领口的领章清晰可见,眉眼间满是英气。店主兴奋地给记者打来电话:“洗出来了!”

  当带着洗好的照片赶到杨树武家,看着他把照片和烈士证并排摆在家里柜子的正中间,我们觉得,这几天的奔波都值了。

  离开杨家时,杨树武送了我们很远。“父亲为国家牺牲,是全家人的骄傲,我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知道照片洗出来后,都说要马上回来看看。”杨树武说。

  这场跨越70多年的“相见”,没有声势浩大的仪式,却藏着动人的分量;这张迟来的照片,不仅圆了一个儿子74年的梦,更印证着:英雄从未被遗忘,精神永远在传承。(记者 于力 丁非白)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