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 “互联网 + 医疗”学术大会暨202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胜利闭幕-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5 16:37:4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第十届 “互联网 + 医疗”学术大会暨202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胜利闭幕

字体:

锚定十五五规划,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战略部署、谋篇布局 “十五五”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第十届 “互联网 + 医疗” 学术大会暨 202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指导,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昆明市延安医院联合中关村华医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承办,以 “锚定十五五规划,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核心,汇聚国家部委专家、院士学者、医院管理者及基层实践者共 500 人,通过成果发布、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与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动医疗创新实践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开幕定调:党建引领聚共识,锚定医疗发展方向

昆明市延安医院党委书记杨海君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明市延安医院党委书记杨海君主持,以“党建与医疗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奠定基调。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书记赵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俊率先致辞,指出大会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衔接 “十五五” 规划的具体行动,强调 “十五五” 期间需以党建为引领、医疗创新为纽带,破解资源不均、效率不高等痛点,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向 “高质量、均等化” 转型。昆明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刘玉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娄洪、中科院院士陆林、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副主任方伟岗、云南省卫健委副主任王见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等领导嘉宾均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基层群众,夯实健康中国根基。 

成果发布:蓝皮书领航,推广医改中国经验

 

大会重磅发布《医疗蓝皮书: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4~2025)》,该书入选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智库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作序高度评价,称其推广的三明医改经验为中国基层医改提供可复制样板,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制度”要求高度契合。

蓝皮书发布后同步启动巡回演讲仪式。 

接下来由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赵俊教授解读该书的背景、立意、核心:全书以 “学习三明医改、推动卫生与健康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收录 4 个县域医共体典型案例,均凸显党建的主导统筹作用,并为“十五五”基层医改提供权威参考。 

战略签约:党建赋能项目,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聚焦成果转化,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要求与“十五五”目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牵头与延安医院共建“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云南省临床基地”,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北京协和医院孙劲旅教授团队签约打造“过敏疾病诊疗分中心”,通过远程会诊与 AI 辅助提升基层诊疗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启动“移动卒中分中心”建设,落实科技创新战略;赵俊教授代表专委会与延安医院签署“全国慢病医防融合示范项目”,推动云南基层医疗升级。 

政策解读:锚定党建医改融合,明晰十五五路径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原一级巡视员朱洪彪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副司长杨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江宇 

政策解读环节,三位权威专家从多维度提供指引: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朱洪彪提出 “十五五” 需以技术创新破解公立医院发展与医共体融合难题,强调党委核心作用;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副司长杨玲建议以党建引领规范医保流程,通过智能监管守护基金安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宇预判医疗创新将成核心抓手,需以党建推动跨部门协同,引领行业五年发展。 

主旨报告:双维擘画蓝图,强化党建医疗协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首任局长、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詹积富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李玲教授以 “中国式现代化与健康中国” 为题,指出 “十五五” 需以技术创新打造 “全域覆盖、全程联动” 的健康服务网络,通过远程诊疗与数字化工具惠及偏远地区。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深入解读 “党建引领医改” 逻辑,强调三明经验的核心是构建 “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落实” 的工作机制,打破 “三医” 壁垒实现同向发力。 

专题深耕:聚焦党建医疗融合,推动实践落地 

专题报告围绕五大领域展开:北京大学刘晓光教授提出 “党建 + 质控” 双融模式;昆明市延安医院杨海君分享党建驱动医院内涵发展的本地经验;吉训明院士等专家从临床创新角度分享党建保障作用;孙劲旅以《过敏学科创新建设和前景》为题、王贵强以《慢乙肝诊断治疗的现状和展望》为题、蔡辉以《胃癌类器官库建立及其在抗肿瘤核药和中药研发中的应用》为题,安占天以《基于医共体下“三高共管”慢病医防融合分级诊疗体系实践》为题,王五洲以《数字医共体建设助力县域慢病医防融合及家庭医生签约》为题、郝晓宁副部长建议以党建推动医防协同,多位院长分享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刘丰梅秘书长介绍了《慢病医防融合分级诊疗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朱卫国处长、魏国庆副院长探讨 DRG 与精细化管理实践。圆桌论坛聚焦 “AI + 医疗”,嘉宾提出 “十五五” 需以党建推动 AI 在基层诊断、慢病管理中的规范应用。

北京大学党委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刘晓光

昆明市延安医院党委书记杨海君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教授孙劲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

 甘肃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蔡辉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经济与保障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郝晓宁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丰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占天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五洲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朱卫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魏国庆

闭幕展望:党建引领续新篇,开启医疗新征程 

大会主论坛闭幕式由移动医疗专委会秘书长刘丰梅主持,她强调,本次大会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衔接 “十五五” 规划的行业盛会,党建引领下的医疗创新将为卫生健康事业注入强劲动力。11 月 2 日上午,三大平行分论坛同步举办,深化 “互联网 + 医疗” 青年学术、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慢病医防融合等主题。刘丰梅宣布 2026 年第十一届大会将在河北定县召开,续写行业发展新篇。

【纠错】 【责任编辑:王钰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