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北京整形美容外科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以“需求引领学科进步前行,创新驱动整形外科发展”为主题,旨在汇集全国整形外科同仁共同探索学科发展新方向,凝聚行业智慧,深化多学科融合,推动我国整形外科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党委书记庄囡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党委书记庄囡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蒋海越在致辞中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催生着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高质量健康需求,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导向,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为此,我们要精准洞察并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按需供给创新,共同审视与思考整形外科领域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动拥抱变革,以创新驱动发展,以融合拓宽边界。”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蒋海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吉训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卫生健康工作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整形外科是一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建自信的重要学科。如今,整形外科在修复重建、显微外科、医疗美容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诸多贡献。他希望大家能立足于当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背景,勇担职责使命,成为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坚持交叉融合,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队”;重视教育培养,成为引领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排头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吉训明
在之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王永前主持的主旨发言环节,多位跨学科、多领域顶尖专家分享了真知灼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郑忠伟以“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工作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展开演讲,从科技进步与人类健康、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成效、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举措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仁全以“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关村实践——中关村发展集团让医疗科技创新生长的模式”为主题展开演讲,从国家战略需要、首都发展需要、人民健康需要三方面论证了持续加强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级人才办公室主任祎莉娜以“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新探索——以职称改革为例”为主题展开演讲,系统梳理了职称改革的政策背景与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全面解读了在“破四唯、立新标”倾向、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实行分级分类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要点。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副处长谭侃侃以“医保助力‘美’好生活——美容整形类价格项目统一规范”为主题展开演讲,从国家医保局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的出台背景、编制特点以及省级落地执行相关工作三方面,指出该指南是规范美容整形市场、保障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的重要举措。
国际颅面外科学会副主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儿童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面部重建中心创始人Jesse Adam Taylor以“Recent Advances 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Craniofacial Anomalies(颅面畸形外科治疗近年新进展)”为主题展开演讲,从内镜辅助的颅骨牵引术等多种颅骨牵引成骨技术的先进经验出发,举例论证了该项新技术具有更微创、更大骨移动范围、渐进式软组织扩张及更低复发率等多项优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吴润龙以“多光子成像前沿技术与医学应用”为主题展开演讲。他介绍了双光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并通过与传统显微镜的对比,突出其在成像深度、空间分辨率及光毒性控制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当日,还举办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第二届医疗合作共建暨进修生发展会议、第十四届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会议暨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七届整形外科学全国研究生学术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