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索炜)近日,2025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以“新起点 碳未来”为主题,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化”)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在论坛上表示,绿色低碳对传统产业来讲不只是必须支付的成本,更是值得投资的未来。回溯过去五年,中国石化扎实推进碳达峰八项行动,推动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积极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积极布局多元供能
当前,在全力端牢能源饭碗的同时,中国石化更加注重以多元供能、清洁供能造福千家万户,推进天然气跨越式发展,布局以氢能供给、清洁供热、清洁供电、生物燃料供应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
中国的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中国石化发展计划部(新能源办公室)副总经理刘应红在论坛上表示,2060年我国氢能规模将增长到8600万吨。
近年来,中国石化坚定不移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据介绍,目前公司氢气产量占全国12%,已建成146座加氢站,覆盖全国主要氢能示范城市群,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单一企业。新疆库车绿氢项目今年前9个月的绿氢产能占全国的50%以上。通过库车、鄂尔多斯等绿氢项目,中国石化积极推动绿氢成本下降,“预计到2035年左右,国内绿氢可实现与灰氢的平价竞争。”刘应红表示。
此外,中国石化在地热供暖、充换电站、绿电开发等方面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超1.2亿平方米,充换电站超万座,月度充电量跻身全国前六,公司正朝着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不断迈进。技术层面,公司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与ARJ21的试飞。
CCUS:从示范走向集群 国际合作提速
今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气侯变化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全经济领域的绝对减排目标,标志着我国碳排放管理正式从强度控制迈上了总量控制新的阶段。
CCUS技术兼顾能源、环境两大主体,战略定位不断强化,已经从早期的边缘辅助技术逐渐转变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核心关键技术。
当前,我国已投运和规划的CCUS项目超过100个,覆盖电力、化工、钢铁等多个行业。特别是2022年建成的齐鲁石化至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配套首条百公里级二氧化碳长输管道,预计15年内将累计增油超过300万吨,提高财收率达到11.6%,封存二氧化碳将超过千万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理事长马永生在论坛上系统阐述了中国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实践。他表示,我国CCUS技术在渤海湾、长三角、珠江口等经济发达区,已初步形成了集群化发展格局,展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他透露,中国石化正以渤海湾盆地为中心,推动建设驱油封存枢纽,并在华东地区联合壳牌、宝武、巴斯夫等企业开展千万吨级CCUS集群研究。
近年来,中国石化系统构建了CCUS全链条技术与产业支撑体系,推动技术持续进步与产业化发展。公司打造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覆盖捕集、输送、利用与封存全链条的研发体系。在示范实践上,已投运7个项目,年捕集能力达250万吨;驱油封存方面已在59个区块开展先导试验,累计注碳557万吨、增油85万吨。
为促进CCUS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发展与合作,今年7月,在中国科协指导下,中国石化牵头成立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汇聚全球12个国家与地区的50家机构,推动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与人才共育。
锚定“十五五”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极
当前,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正处于攻坚克难关键期。赵东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在技术层面,中国石化不仅建成了覆盖捕集、输送、封存的全链条研发平台并加快技术迭代。在产业层面,通过碳科公司、环科公司、循科公司“三驾马车”,打造碳减排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在金融层面,创新碳配额融资、设立氢能基金,让“碳资产从沉默数据变成活跃资本”。
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中国石化也看到了开放合作这把破解转型难题的“金钥匙”,牵头成立了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合七家单位成立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组织举办国际氢能理事会高级别商务论坛,承办世界地热大会,积极参与碳排放标准制定,推动与巴斯夫等国际企业的碳足迹核算互认。“中国石化在与全球领先企业交流互鉴中将先进技术经验引进来,也推动我国绿色解决方案走出去。”赵东说。
面向“十五五”,中国石化以“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为核心,以能源资源为基础,推动洁净能源与现代化工双轮驱动,将在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提速发展。
刘应红介绍,中国石化将充分利用自身庞大的场地资源与用电需求,积极参与绿电交易,打造新老能源融合模式;并计划依托遍布全国的3万座加油站网络,大力发展充换电业务,已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目标是打造万座换电站。氢能与地热方面仍将持续巩固。
在低碳减排领域,CCUS技术作为关键路径,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公司将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效提升和清洁能源替代等组合措施,确保在2030年碳达峰后稳中有降,并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夯实基础。
在新材料与循环经济领域,公司积极布局高端产业链。生物航煤支撑国产大飞机试飞成功,万吨级废旧塑料化学循环项目示范运行,以及EVOH树脂、PBA光学膜等高端材料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均彰显了其强大的创新实力。
2025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与中国经济出版社共同主办。论坛已连续举办5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