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州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外语教育创新与实践”,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会员以及来自全国232所高校的41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主持。
石佑启指出,本届年会适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校60周年,作为“学术校庆”重要活动,集中展示了学校19个“外语+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等创新成果。他强调,新时代外语教育要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期待通过深入交流共探改革新路,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张大良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创新思路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他就分会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坚持政治建会,筑牢发展根基;二是坚持学术立会,增强创新动能;三是坚持开放兴会,提升国际声誉;四是坚持贡献强会,驱动质量跃升。同时,要推进数智赋能,构建学术共同体,打造“外语+”特色智库,回答好“强国建设,外语何为”的时代命题。
贾文键受分会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委托致开幕词。他表示,外语教育要紧扣服务国家战略主题,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面对新技术发展与全球格局变化,要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以系统思维重塑教育体系,使外语教育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推动力。
主旨报告环节,七位专家围绕外语教育创新与实践进行分享:贾文键提出外语教育应转向全球胜任力培养,构建实战型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并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以“数智时代实战型全球治理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新举措;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分析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趋势,强调青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重要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闫相斌分享了广外通过跨学科融合与AI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亚马逊云科技AWS大中华区CTO刘亚霄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外语教育生态,推动教学智能化转型;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副总编辑刘云云强调外语人才应具备深度传播能力,善用中国话语传递国家声音;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金慧提出,外语教育需实现“智能化跃迁”,系统构建AI+教育新生态;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指出,区域国别学是引领外语学科转型的关键路径,倡导“四位一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会议于11月1日下午设置五场专题发言与论文宣读点评环节。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的外语教材建设、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融合、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等五大关键议题。来自35所高校的49位学者分享见解,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实践经验。
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杨鲁新在闭幕式总结致辞中指出,新时代外语教育应服务国家战略,以跨学科融合与AI技术重塑教学模式,并通过“外语+”产学协同及政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教育创新。闭幕式由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