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个案研究》: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新颖之作-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5 17:49:44
来源:新华网

荐书|《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个案研究》: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新颖之作

字体:

  文/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乐天

《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个案研究》

魏峰 著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魏峰撰写的《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个案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阅读这一研究成果,既可以感受到其对农村义务教育研究的细致与深入,也可以认识到研究的独到与新颖。

  从教育治理的视角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的新颖性与必要性

  教育治理现代化指向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强调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的学校制度,强调重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教育治理因而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协商性,强调治理手段的多样性、强调治理过程的合作性与动态性等等。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也要走向教育治理现代化。因此,与过去的农村教育研究多从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某一方面切入不同,该书从教育治理的视角考察农村义务教育,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观照和反思农村义务教育,给读者呈现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全貌,具有新颖性和必要性。

  个案研究的新颖性与适切性

  个案研究已是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在既往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研究中,我们见到的个案研究,大多是以农村某一学校为个案,也有以县域农村教育为个案。这部专著,聚焦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治理研究,是以一个乡镇的学校管理与教育为个案。个案的选取,体现出研究者对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的清晰认识和理解,也体现出研究者对达成研究目标和完成研究任务的良好把握。本书研究者经过讨论,认定“对于田野研究而言,一个乡镇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是一个相对合适的范围”。研究者选取的个案,是华东地区某个大镇(书中名为“山镇”),全镇面积为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3,251人(2020年),有耕地8万余亩。对于义务教育学校而言,镇上的初中已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属于镇管的义务教育学校便是小学。全镇有9所小学、其中1所中心校和8所村小。对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研究,便以山镇9所小学为个案样本,考察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呈现一个特定时代农村义务教育的治理图景。这一样本的选取,对于新时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而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样的个案研究,对于教育治理的研究具有适切性和新颖性。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与综合性

  研究者运用田野研究方法,深度考察了山镇小学的行政领导管理、内部治理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家校沟通与合作、教育质量等,以此展示农村义务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现状,显现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研究者在对山镇小学行政领导管理的研究中,重点对山镇教办进行了研究。它以几近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山镇教办的管理者与日常管理工作,分析了山镇教办的管理职责与发挥的作用,以及山镇教办对农村小学管理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此外,研究者深度考察了山镇小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其中重点分析了山镇小学的法人地位和制度体系、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状况、内部结构和日常管理。通过对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我们既可以认识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善状况和校长负责制实施的积极影响,也可以认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存在的差距。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之外,研究者还深度考察了山镇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山镇小学的家校沟通与合作、山镇小学的教育质量。研究者通过田野研究,清晰地呈现出教师队伍建设、家校沟通与合作及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了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也从乡土文化、社会结构、教育资源等方面深度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上述五大研究,构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研究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也显现出研究内容的多样性与新颖性。

  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思考具有针对性和新颖性

  这部专著的最后一章标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治理”,重点对如何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强化多元主体协同,继续建构好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从而更好地达成共治与善治;要继续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治理主体的专业化;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促进数据驱动农村义务教育治理变革。阅读这些有关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思考和建议,能感受到所具有的针对性和新颖性。

  《农村义务教育治理的个案研究》一书,向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鲜活个案,值得一读。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世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