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指标、方法与应用》:以科学评估助力全球碳中和进程-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8 09:55:43
来源:新华网

书评 |《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指标、方法与应用》:以科学评估助力全球碳中和进程

字体:

  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

《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指标、方法与应用》

王灿 张诗卉 蔡闻佳著 科学出版社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态系统受损、经济社会风险加剧的现实,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如何科学评估这一全球转型的进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团队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指标、方法与应用》,以科学、系统、透明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全球碳中和进展的量化评估体系,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科学评估体系的创新探索

  碳中和评估是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才能实现对目标设定、政策落实和行动成效的全面监测与比较。

  本书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系统创新。作者团队提出了“目标设置—政策出台—行动落实—减排成效”四维度评估框架,综合考虑国家目标雄心、公平性、政策强度和实际成效,构建起全球碳中和进展的量化分析体系。

  这不仅突破了以往“唯目标论”的研究局限,更将碳中和进展从“静态承诺”转向“动态落实”的科学评估。通过多维度指标和跨国比较,本书实现了全球196个国家碳中和行动的可比性与可追踪性,为全球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学评估,让碳中和进程更透明、更公正、更具可操作性——这是这本书最突出的学术价值所在。

  中国科研为全球治理提供“知识公共品”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离不开全球性解决方案。推动碳中和进展评估的国际合作,中国科研力量的参与与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团队自2023年起发布《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并建立了开放共享的“全球碳中和进展追踪平台”(CNTracker)。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在COP28、COP29等国际会议上发布,也被联合国系统、国际研究机构和智库广泛引用。

  本书是在多年研究基础上的系统总结与方法升级。它以开放的数据体系和科学的模型设计,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更新的公共评估平台。这种“以知识促合作、以透明促行动”的模式,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贡献。

  从“参与者”到“贡献者”,再到“引领者”——中国科研界正以科学理性和开放精神,为构建公平、包容、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供持久动力。

  系统思维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碳中和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系统性发展问题。它关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突破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

  本书在分析中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作者指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目标设定、政策落实与结果评估的闭环机制。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能识别进展与差距,也能为各国政策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多国案例的对比,本书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结构、技术水平、融资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全球实现“公正转型”面临的难点与机遇。这种基于实证的数据研究,为推动国际合作、构建公平有序的碳中和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引擎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动力。本书不仅在方法上体现了科技创新精神,更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支撑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路径。

  通过引入大数据、模型计算和可视化手段,书中实现了对全球碳中和进展的多维度监测与分析。这种技术驱动的评估体系,不仅服务于科研机构与政府决策,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理解和参与气候行动的新渠道。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遥感监测、区块链碳核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碳中和评估体系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实时化。该书奠定的理论与数据基础,为全球气候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向性引领。

  科技创新,让碳中和行动更科学、更高效,也更具可持续性。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

  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它不仅关乎减排数字,更关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文明形态。

  本书以科学理性支撑全球共识,以数据事实推动国际合作,体现了“以科学促共识、以透明促信任、以行动促转型”的理念。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路径。

  从全球视野到中国贡献,从方法创新到应用推广,《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指标、方法与应用》以翔实的数据和系统的分析,展示了科学评估在推动气候行动中的独特价值。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连接科学与政策、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行动指南。

  科学评估是行动的基础,透明信息是合作的前提,创新驱动是未来的方向。

  《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指标、方法与应用》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套可借鉴、可持续的评估方式。

  以科学方法洞察趋势,以系统思维引领变革,以全球视野共谋未来——这部著作为我们描绘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理性路径和时代图景。

  在迈向碳中和的历史进程中,让科学成为共识的语言,让评估成为行动的支撑,让合作成为发展的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世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