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正镶白旗:绿富同兴谱写治沙增收双赢新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5 10:06:2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内蒙古正镶白旗:绿富同兴谱写治沙增收双赢新篇章

字体:

  深秋的浑善达克沙地,李斌和同伴们正在将一卷卷网围栏展开、固定,在沙地上围出封育管护区的边界。“拉一卷网围栏能挣450元,现算现结。今年通过平茬、加工柳条、铺设沙障,我增收了1万多元。”李斌边说边熟练地拉着网围栏。

  李斌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牧民。正镶白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境内沙化面积479万亩。2024年以来,正镶白旗积极探索“以工代赈+全民治沙”模式,让治沙过程转化为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的过程,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走进正镶白旗北部沙区,过去的流动沙丘上铺满了一块块由柳条制成的方格沙障,“就地取材,生态环保,固沙效果好”。巴彦敖包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臣说,当地有大量的红柳、柠条等灌木,过去平茬后的枝条都当柴火烧了,现在用来制作沙障,成了增收的好东西。

  巴彦敖包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今年成立了沙障加工车间,收购周边11个嘎查的平茬枝条生产沙障。赵臣扒拉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项目区内,牧民在自家草场为灌木平茬,每亩可获得80元劳动收入;平茬枝条销售给沙障加工车间,每吨有400元的销售收入;牧民在车间装卸、切割枝条,每天又可获得200元左右的收入。

  2025年,正镶白旗在治理浑善达克沙地过程中所用的沙障枝条全部实现本地化生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正镶白旗林业草原和水利局局长乌云说,2025年正镶白旗通过“以工代赈+全民治沙”的模式整合了22家合作社、10家企业的力量,累计组织1000余名农牧民参与治沙,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劳务报酬1300余万元。

  “参与治沙的薪酬现结现算,特别受农牧民欢迎。”乌云表示,“生态改善、收入增加,大家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随着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深入推进,正镶白旗已开始谋划更长远的发展。据正镶白旗委书记额尔德尼介绍,2026年全旗计划完成5万亩灌木平茬,所得枝条将供给饲料加工厂制作颗粒饲料,进一步降低牧民购买草料的成本。同时,正镶白旗还将着力发展沙产业、中草药种植、特色旅游等,让农牧民能够获得新的收入增长点。

  从简单的劳力输出到全链条参与,正镶白旗的治沙模式成为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有益探索。在这片曾经黄沙漫卷的土地上,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兴旺、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彭源)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